近年來,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錨定“打造千億級集團”發展目標,扣緊人才“引、育、用、管”工作鏈,打造國企人才引育新模式,厚植人才沃土,凝聚發展動力。截至目前,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擁有本科及以上人才320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193名,“雙一流”高校畢業生119名;自主培養的具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人才42名。
緊貼發展“引” 蓄足源頭活水
拓寬渠道引才,實行“凡進必考”,從源頭提升人才隊伍層次和質量。今年以來,公開招聘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119名,其中碩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1名,“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占32名。通過市場化招聘,引進制造業、融媒體等“即插即用”型人才28名。海納科技、艾坦姆流體2家制造業企業先后建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集聚制造業平臺優勢,實現“筑巢引鳳”。注重服務保障,解決招引人才后顧之憂。制訂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若干意見》,向全職引進的博士研究生發放一次性安家費35萬元,其年總收入不低于30萬元,對于符合企業版“優才計劃”的12名高層次人才落實主任師或副主任師待遇,申請發放各類人才補助39萬元,幫助大學生申請人才公寓22間,提高了人才歸屬感,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環境。
立足崗位“育” 鍛造實干隊伍
建立雙師指導機制,安排有經驗的老同志擔任大學生工作上的業務技術導師,勞資、政工、工會等部門人員擔任大學生基層工作期間的思想導師,幫助建立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設立“優秀大學畢業生”獎,每年表彰獎勵20名左右新入職適應快、發展潛力大的大學畢業生。制定《2022年全員教育培訓工作計劃》,分崗位操作、經營管理、黨員思政等七大類累計開展培訓592期次,培訓1.7萬人次。印發《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實施意見》,構建“1234+X”模式,截至目前完成干部素質提升大講堂11期、干部作風學習讀書班1期、港航人才培訓班7期,累計培訓2700余人次,持續提升干部人才綜合素質。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市直部門、集團機關掛職鍛煉33人次,依托多崗位培養復合型人才。先后與山東人才集團、山東港口職教集團、濟寧學院等院校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培養港航、電氣工程等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
搭建平臺“用” 激發人才活力
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實行競聘上崗,2021年以來,公開競聘20余次,選拔中、基層管理人員146名,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比例達100%,對各類人才形成了擂臺效應和蝴蝶效應。同時,設立“突出貢獻人才”獎和“優秀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獎,激發年輕人才創新創造熱情。抓好創新平臺提升,成立全市首家內河港航經濟研究院,支持艾坦姆流體等企業創建市級以上人才科技平臺28家,與中國礦大何滿潮院士建立合作關系,柔性引進省級人才工程以上創新人才4人。與北京交通大學合作,構建大數據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吸引集聚了一批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青年人才,為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完善機制“管” 優化成長環境
以黨組織書記抓創新突破項目為抓手,把人才工作納入議事決策前置事項清單,并將干部人才工作完成情況納入企業黨建和領導班子年度綜合考評內容,定期進行跟蹤督辦,去年以來研究干部人才事項69次。集團公司每年用于人才工作的預算支出不少于3000萬元,先后出臺《關于支持權屬企業加快引進優秀人才的實施意見》《博士及以上高端人才薪酬待遇暫行規定》等“企業版”人才新政,向權屬企業放權賦能,建立起“有呼必應、隨來隨引、為鳳筑巢、但求所用”的靈活用人機制。與山東人才集團合作推進組織變革與人才規劃項目,構建符合集團發展需求的“人才地圖”。(通訊員 劉海 李興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