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w7stm"><object id="w7stm"></object></button>
  • <button id="w7stm"><acronym id="w7stm"></acronym></button>

      <button id="w7stm"><acronym id="w7stm"></acronym></button>
      <tbody id="w7stm"></tbody>

      濟寧這十年 | 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斐然 取得豐碩成果

      2022年10月12日17:45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姚立彤

      濟寧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姚立彤)10月12日下午,濟寧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濟寧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濟寧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工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工于事、信于行”的干事理念,認真落實濟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大抓產業、大抓先進制造業”,強力攻堅制造強市建設,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積蓄了強大動能。

      這十年,工業經濟穩步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截至2021年底,濟寧市全部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分別達到1743.4億元、6989.7億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20.8%和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1551家拓增至2083家,比2012年增長34.3%;2021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為10年來最高增速。特別是制造業成為工業增長中堅力量,近十年來,全市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9%,快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9個百分點。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9.2%,比2012年提高13.4個百分點;規上制造業營業收入占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80%,比2012年提高11.6個百分點。全市年營業收入過10億元工業企業達到69家,過50億元工業企業11家,過100億元工業企業5家。太陽紙業、華勤集團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這十年,產業體系更加完備,集群能級持續提升。大力實施制造強市戰略,扎實開展“干部助企攀登”,實體化運作制造強市建設指揮部,梳理了19條核心產業鏈,細分繪制了29個產業鏈圖譜,強化產業謀劃,深化核心產業鏈培育,推進產業發展鏈條式增長、集群化壯大、方陣型崛起,形成了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節能環?!?31+1”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指導各縣市區明確2-3個主導產業,研究制定了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優選863家攀登企業對鏈入位、分鏈組團,按照“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工作思路,建立補鏈延鏈強鏈重點項目庫,實行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引導企業按照產業鏈分工篩選項目、論證項目、新上項目,打通強鏈、延鏈、補鏈各環節。依托先進碳材料、稀土、機器人、應急裝備等具有優勢基礎的產業,加快省先進碳材料示范基地、省應急裝備產業基地和省稀土產業研究院建設,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增強。

      這十年,動能轉換提速升級,產業轉型成效明顯。全力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在全省率先設立并落地技改基金,采取投資入股、階段性參股等方式,為企業技改注入“活力”,累計實施投資過500萬元技改項目8000余個,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接近70%,2020年、2021年完成技改投資總量連續2年居全省第1位。扎實開展化工行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創建7家省級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60%以上,居全省前列。將“畝產效益”評價改革與壓減落后產能相結合,近年來,累計壓減整合石材加工業企業200家、水泥企業11家、石灰窯企業16家、磚瓦窯企業54家、機制砂石企業88家,騰退土地6847畝。全力培育壯大新動能,“231+1”先進制造業集群創新發展步伐持續加快,集群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市有7個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規模達到2300億元,2021年“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24.7%。

      這十年,創新環境持續優化,創新能力大幅躍升。2021年度全市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從2012年的21.1%提高到40.7%。推進創新載體建設,用最優政策建強創新平臺,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3家,建成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49家、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6家、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302家。完善創新體系建設,用最大力度培育創新主體,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4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1家、省級質量標桿工業企業22家,1396個項目列入省級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優化創新發展環境,用最實舉措打造創新生態,自主培育工信領域國家級人才1人、省級人才24人,持續開展企業家評先樹優活動,累計評選市級優秀企業家748名。

      這十年,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兩化融合縱深推進。上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69億元,同比增長161.1%,增幅居全省第1位,成為驅動濟寧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建成省級數字經濟園區7家,成功獲評DCMM(數據管理成熟度評估模型)試點市。全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兩化融合發展指數5年內均在全省前5位。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獲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2個,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2個,濟寧高新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數字化轉型提升試點項目”,全國僅22個。成功舉辦第一屆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穩步增強,全市4G網絡信號覆蓋率達到100%,所有城區、行政村實現100%光纖覆蓋,100M(兆)及以上寬帶接入用戶占比達到98.9%,寬帶下載速率居全省第4位。雙千兆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達11829個,千兆城市創建指標已全部達標。

      這十年,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優質企業活力迸發。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為雙組長的高規格民營經濟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5條”“非公經濟發展50條”等一攬子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讓政策紅利充分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不斷健全,累計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25家、瞪羚企業153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32家;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74家、瞪羚企業113家、制造業單項冠軍58家;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3家、重點“小巨人”企業16家、制造業單項冠軍9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市工信系統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在濟寧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奮發昂揚、擔當實干、勇爭一流,努力在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和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我來說兩句 0人參與,0條評論
      發表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于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日韩色色电影
    1. <button id="w7stm"><object id="w7stm"></object></button>
    2. <button id="w7stm"><acronym id="w7stm"></acronym></button>

        <button id="w7stm"><acronym id="w7stm"></acronym></button>
        <tbody id="w7stm"></tbody>